前不久,四川大學輕紡學院何有節院長帶領相關人員來到福建冠興皮革有限公司,與該公司共同建立輕化工程專業“工程師”實習基地。這是冠興皮革通過校企聯合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新探索,也是該企業在科技創新上的又一個“大手筆”。
據了解,在建立輕化工程專業“工程師”實習基地之前,冠興公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創設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工作。該工作站主要有兩個項目:一是保毛—無氨脫灰—低鹽浸酸集成技術開發,二是制革廢棄皮屑高附加值利用開發。據該公司有關專家介紹,這兩個項目開發成功后,可減少制革生產中一半以上的COD排放量,并使硫化物的回用率達到99%以上,有效解決制革生產中硫化物和有機物的污染問題,并降低企業生產成本510萬元左右。中水回用終達到50%,每年將節水30萬噸以上,有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以后,2011年5月初,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帶領其團隊先是在冠興公司做了為期一周的考察準備工作。該公司根據石碧院士及其團隊考察結果,增加了價值708萬元的設備。冠興皮革為院士專家工作站提供專門辦公場所面積120平方米,年研發經費90萬元,年運行經費120萬元,專門管理服務人員30人,院士團隊進站工作人員17人,企業配合研發科研人員60人。
截至去年年底,該公司已基本完成實驗室的基礎研究工作,單項技術已完成了中試,今年5月將完成形成完整的清潔技術體系。目前,上述兩個項目已完成投資500萬元,建成了實驗場所和購進了設備,經過中試,制革綜合廢水中的COD含量降低95%以上,減少廢液中55%以上的有機物污染,并廢液中的硫化物污染;可以使制革綜合廢水中的氨氮含量在進入污水處理前就達到35mg/L以下;大程度降低或綜合廢水中Cl-離子的污染,制革廢水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形成了包括改性超微皮革粉體代替合成革用木粉技術,超微皮革粉體在二層革表面濕法移膜層中應用技術等大規模利用制革廢棄皮屑制備高附加值的先進實用材料的新技術,使制革固體廢棄物的利用率達到80%以上。